搜索家庭日记:
日记分类: 常用标签:

了解0-1岁婴儿的发展特征

Public mtt 写于 2010-12-21

    0~1岁的婴儿,感官是非常敏锐的,包括:视觉、听觉、解觉、嗅觉、味觉。    视觉方面:0~3个月大的婴儿对黑、白两色有偏好;4个月大时会对红、蓝两色较偏好;1~2岁的婴儿则对红、黄、蓝、绿色有明显的偏好。不过大体来说,婴儿的视觉偏好都是喜欢复杂图形多于简单图形、喜欢立体物多于平面物、喜欢新事物多于熟悉的事物。    听觉方面:通常婴儿会将脸转向声音的来源,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的声音来训练婴儿的听觉发展。    触觉、动作发展方面:7~9个月大的婴儿借着爬行的技巧成熟许多,也逐渐有了远近的概念,更能了解物体与自己的距离关系,看出人和物体会因距离的远近而有所不同,慢慢地会经由不断的练习来精熟不同的动作。    嗅觉方面:0~1岁的婴幼儿嗅觉发展还未精熟,所以可以利用不同的、温和的味道来刺激嗅觉的器官,让鼻子能够慢慢地去熟悉及适应不一样的气味。    味觉方面:婴儿的饮食大多都是牛奶或母乳,要注意的是在换奶粉的时候不要太快,换新奶粉时要一匙一匙慢慢地取代旧奶粉,逐渐让婴儿习惯新的味道。副食品也是一匙一匙慢慢添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受控制的涂鸦画(2.5岁-3.5岁)

Public mtt 写于 2010-12-21

    宝宝的绘画乍看起来,没有明显的差异,然而仔细观察之后,你会发现这时的涂鸦,已经受到了视觉的控制,和第一阶段的涂鸦画不同。宝宝在涂鸦时非常注意自己的笔端,有时为了看自己画出的痕迹,鼻子都几乎贴到纸上了。因为手腕肌肉、骨骼活动能力的增强,宝宝能画出错综复杂的图形和弯曲杂乱的图形,腕关节比较灵活,握笔姿势几乎接近成人。此阶段的涂鸦是重复性运动的控制,是运动和视觉行为的协调性加强的结果。     明智的做法是不要问宝宝“你画的是什么?你为什么要这样画?”,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大声描述你从画面上看到的形象,“我看见左边地上蹲着一条小狗……”然后等待他的反应,通常宝宝会修正或补充这些图画中的信息。你还可以通过画面上的形象与宝宝对话,“我想问这条小狗一个问题……”     如果用心去观察和欣赏宝宝的作品,你会发现那不是简单的一幅画或漫无边际的涂鸦,而是他心迹的写照,你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,才能调动他创造的积极性,才能使宝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乱画或偶然的涂鸦画(1岁-2岁或2.5岁)

Public mtt 写于 2010-12-21

      宝宝的乱画是由手和臂膀的简单运动留下的痕迹,由一定数量的线条组成。     特点:手指紧紧地握着绘画工具,手腕很少移动。线条的方向和长短是靠手臂的前后摆动决定的。画线条时,画笔很少离开纸,只有当线条画到尽头时才离开,这是一种无控制的涂抹,是为了满足宝宝的动觉经验,实际上是运动神经协调活动的一种标志。     〖教育建议〗     当你看到宝宝画的画面上大多是不规则的、弯弯曲曲的线条,有的甚至还画出纸张之外,说明宝宝还不能控制肌肉的动作,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控制肌肉的工作,如吃饭、穿衣、扫地等。而你的任务就是鼓励宝宝使用动作,随意涂鸦,如在日常活动中加入一些穿珠、捡豆子之类的游戏活动,促进宝宝手眼协调发展。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12-24月龄,是孩子从走路到会跑的阶段

Public fangfang 写于 2010-12-01

 12-24月龄,是孩子从走路到会跑的阶段,世界一下子拓宽了,具有更强的探索与冒险精神,也是您培养孩子大运动的关键期:带他攀爬、滑滑梯、奔跑、跳跃等。 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评论: 1

24-36月龄,孩子开始喜欢群体性的运动

Public fangfang 写于 2010-12-01

 24-36月龄,孩子开始喜欢群体性的运动,对运动似乎永无疲倦,您要每天让他外出,与孩子们自由地玩耍,不怕脏和小冲突。可以到游乐场所,参加富有想象力与冒险精神的群体活动。   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宝宝出生几周到3个月

Public fangfang 写于 2010-12-01

 宝宝出生几周到3个月,肌肉缺少力量,但有了最初的发展,您要侧重颈部运动,通过呼唤让他转动脖子,俯卧时用玩具或铃铛吸引他抬头;还要帮助他翻身、做手脚被动操。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3-6个月龄,孩子胳膊与腿的肌肉有了力量

Public fangfang 写于 2010-12-01

 3-6个月龄,孩子胳膊与腿的肌肉有了力量,您可以帮助他学会侧身与翻身,从仰卧到俯卧,锻炼较长时间的抬头;用手给脚底施压刺激抬脚蹬腿;提供玩具,使他从握拳姿势到使用手指,经常做手眼运动。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家长给宝贝喂饭不能被“牵着走”

Public fangfang 写于 2010-12-01

  Q:我家宝宝今年16个月大,吃饭时总是喜欢“换地儿”,在餐桌前吃上10分钟就坐不住了,不换地方就不吃饭,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?还有,这么大的孩子需要和大人分开准备饭菜吗?   A:有些孩子喜欢边玩边吃,家长被孩子“牵着走”一路追着喂,这样是不对的。这种情况不要轻易向孩子“妥协”,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习惯。吃饭就要在固定的地方,饭前可让孩子洗手、带好小“围嘴”,让他感觉到吃饭的“正式性”。孩子16个月还是需要和大人分开准备菜饭的,如果孩子要求和家长“统一食物”,家长可带他到小餐桌并告诉他,“这是‘专属’你的菜,这是爸爸妈妈的菜,等你长大以后就可以和我们吃一样的饭菜了。   Q:宝宝白天吃得少,几餐之间隔的时间很长,有时候早上6点吃完一顿到下午2、3点才吃第二顿。但晚上两三个小时就又哭又闹要吃一次,怎么办?   A:3个月以内的孩子是按需喂养,3—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爬行能使婴儿更强健。

Public fangfang 写于 2010-12-01

 爬行时孩子总是昂着头,胸腹离地,用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,这就锻炼了胸腔腹背与四肢的肌肉,并可促进骨骼的生长,为日后直立行走奠定良好的基础。爬行能促进婴儿脑发育。爬行时,婴儿的姿势不断变换,能促进小脑平衡机能的发育。爬行时婴儿必须保持眼、手、脚的相互协调,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。爬行时婴儿的视听范围扩大了许多,因而对孩子的智力潜能的开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。当孩子在襁褓中时,视听所及范围很小。坐着或躺着,视听范围略有扩大,但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多,而当孩子爬行时,姿态由静到动,范围由点到面,思维、语言与想象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与提高。        爬行能促进婴儿的心理发展。婴儿在爬行时可自由地调整方向,往往会爬的同时,开始自由地坐下或躺下,行动更为独立,活动范围逐步扩大,婴儿可以兴致勃勃地接近他感兴趣的人和物,为婴儿扩大和深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及开发智力创造了条件。         研究人员通过同龄婴儿的对比观察发现,会爬的婴儿动作灵活、敏捷、情绪愉快、求知欲高、充满活力,而爬得少或不会爬的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1~3岁幼儿期饮食开始“变花样”

Public fangfang 写于 2010-12-01

    孩子从1岁开始过渡至幼儿期,也就进入了家常固体食物的进食阶段。可以吃的食物越来越多,家长在“变花样”的同时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。1—3岁幼儿每天至少应保证500ml乳类,最好为配方奶。每天的进食可安排3餐主食、2—3次乳类与营养点心,餐间控制零食。1岁以上的幼儿可以吃家常饭菜的品种,但要注意食物体积应适宜,食物要软一点并清淡少盐。     培养独立进食“手抓饭”也无妨     婴幼儿喂养过程中,不仅要考虑营养素的摄入,也应关注孩子的进食行为和饮食环境。12月龄的儿童应开始培养自己用餐的进食习惯,从用手抓到用勺进食可培养儿童自己独立能力和正确的反映能力。如果孩子不喜欢用小勺进食,可以让他把手洗干净,直接“手抓饭”都无妨。幼儿阶段孩子有时会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失去兴趣,此时家长需改变烹调方式,食物宜切碎并单独加工,烹制以蒸、煮、炖、炒为主,注意食物的色、香、味。家长还可以让宝宝参与食物制作的过程,提高幼儿对食物的兴趣。     妈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评论: 1